“国家队”正式出手高值医用耗材领域!
由于临床用量大、价格高,5日心脏支架成为首批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的耗材品种拟中选产品,涉及8家中外生产企业、10个品种,中位价仅700元左右。预计全国患者将于2021年1月用上国家集采降价后的中选产品。
据了解,心脏支架又称冠脉支架,是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的耗材,是最有效减少患者死亡的一个手段。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显示,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达3.3亿;从2009年到2019年,中国冠心病(PCI)手术量从23万例发展到超过100万例, 年增长速度10%—20%。
通过对比冠状动脉支架价格发现,之前国产心脏支架价格在国际上偏高。
这次降价,是什么概念呢?
以一个患者为例,2021年做心脏支架手术和2019年相比,使用一款相同产品能便宜93%;如果用国产产品,平均降价92%;如果用进口产品,平均降价95%!
根据国家要求,全国患者将于2021年1月用上国家集采降价后的中选产品。之前,很多用不起心脏支架的患者和家庭,之后都将因此受益。
网友们对此表示鼓掌点赞!
“哇,福音啊,早些年真的好贵 !”
“这真的是惠及亿万全国人的一项重大医疗改革! ”
“真是好消息,太好了,造福了很多有需要的人和家庭 。”
不过也有网友质疑
价格这么低,质量有影响吗?患者敢用吗?
相关部门回应:“在集中招采前,天津市有关部门密集调研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检测能力进行摸底,保证中选产品质量可追溯。确保每一个产品应用到患者身上是安全的,是有效的。”
限定了支架的材质,会不会限制医生的临床选择?
相关部门回应:“不同生产企业、不同品牌的心脏支架在临床使用中70%到80%可相互替代,仅有少数不可替代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支架直径与长度有特殊规格。目前主流品牌的规格均比较齐全,均能满足80%左右的临床常见情况。”
一个小小的冠脉支架,背后是我国医药领域创新和医疗保障工作的长足发展。
经过20年的发展,国产支架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在国内市场由国内企业起主导作用的高端医疗器械。目前外资品牌在我国市场占比不超过25%。
在竞争充分的情况下,这不但带着进口支架的价格从四五万元的天价一路跳水到万元左右,也让我们今天拥有了“议价权”。
对于此次冠脉支架的国家集采拟中选结果,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司长钟东波评价为:让老百姓得实惠、让医疗机构受鼓舞、促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除了心脏支架,按照部署,国家将有望心血管耗材,人工晶体、骨科耗材等高值耗材领域进行集采试点,未来更大范围、更多产品集采是大势所趋。
这意味着,有更多价格昂贵的医疗耗材,或许将迎来一个更多人能负担起的价格!
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网、光明网
-
1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在河北固安设置跨省城市航站楼 直线距离约10公里
-
2让快递服务更好惠及群众 及时有力予以整治
-
31.7亿农民工返城 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
4上海就业情况总体呈向稳、向好态势 助力“共享员工”等新就业形态发展
-
51519万人通过微信搞兼职 占总直接就业机会近6成 你有副业吗?
-
6“宅经济”助推腾讯业绩大涨 一季度日赚3亿元 成为中国第一大市值公司
-
78月份工业生产持续向好 市场需求继续恢复
-
8跨境电商呈高质量增长 以新业态助力外贸克难前行
-
9经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复 广州获准开播首个城市4K超高清频道
-
1013部门联合发布方案促进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 创新金融支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