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本报报道了交警部门为了缓解停车难题,在雁塔区华城国际社区周边试点投用了第一批300个“海绵停车位”,“白天释放车辆、夜间吸收车辆”。昨日,记者从西安交警支队获悉,交警部门决定在我市继续试点设置22处夜间限时段停车位,夜间限时段停车泊位停车时间为21:00~次日7:00,车主可在规定时段、指定区域免费停放。
目前,我市三环内停车位供给108万个,3辆车平均不到1个车位,近几年我市每年新增机动车保有量30万辆以上,每年增加停车泊位仅16万个,停车位的增量远不能满足机动车的增量,停车位供应缺口将不断加大,大幅增加停车位供给是当务之急。
本报日前报道的华城国际社区位于西安南郊电视塔附近,共有居民3500余户,社区现有停车位420个,停车位供需矛盾突出。为缓解停车难问题,交警部门在长安西路快、慢车道两侧设置300个临时停车位,白天(7:00~21:00)车流量大时,长安西路沿线禁止停车;夜间(21:00~次日7:00)交通流量较小,允许车辆免费规范停放。长安西路“海绵停车位”投用以来,日均满足停车需求约500辆次,随着治理力度的加大,绝大多数车主都能按照约定方式停车,实现了良性共治共建。
这一举措引得大量市民点赞。为缓解停车难,交警支队合理利用有限道路资源,针对夜间通行需求减少,停车需求旺盛,小区自身难以解决停车问题的支路、背街小巷,探索性地新设置22处夜间免费停车泊位。
交警支队秩序处静态管理科科长叶常青介绍,夜间限时段停车泊位停车时间为21:00~次日7:00,各大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原则上不早于19:00,不晚于7:30。驾驶人在规定的时间可以免费停放,按序停放,并严禁双排停放,其他时段禁止停放,如停放,民警要对其劝离或处罚。
据悉,新设置的“海绵停车位”包括鱼化一路、科技一路等22处,试点取得良好效果后,将在我市符合条件、需求较大的区域进一步设置。在此,交警部门呼吁广大驾驶人,应尽量选择路外停车,给自己的爱车安个“家”。(记者 袁玥)
-
1“宅经济”助推腾讯业绩大涨 一季度日赚3亿元 成为中国第一大市值公司
-
2武汉多措并举助力退捕渔民谋新业 实现转产转业积累知识和技能
-
3减少自助餐浪费别忘管好后厨 通过少量多次的方式来准备食物
-
4高校取消事业编制 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会大幅下降
-
5去年全年中国农民工总量超2.8亿人 月工资平均3721元
-
6“新动能”带动综合产业体系改革创新 东疆片区落实改革创新举措
-
7消费品工业产量呈现恢复性增长 加快释放需求潜力
-
8天猫国际双11全面升级内容生态 中国市场给全球品牌带来稳稳的信心
-
9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推迟至下半年一并组织
-
10广西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 营造公平、稳定、高效、便捷的投资环境